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Ru”相关记录187条 . 查询时间(0.057 秒)
鲁迈拉公司“复活”Ru-193井
中国石油 氮气 鲁迈拉公司
2024/7/24
2024年6月18日,中国石油(伊拉克)鲁迈拉公司开发部和作业部正紧锣密鼓地讨论测井取样设计方案。这个公司计划通过连续油管进行氮气气举后,再进行生产测井和井口取样化验,获取Ru-193井的产出剖面和产液物性参数,为后续连井投产做准备。

2022年12月,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与新材料研究中心(1500组)张涛院士、王晓东研究员、王爱琴研究员、林坚研究员团队,与福州大学林森教授等合作,在单原子催化转化丙烷脱氢制丙烯的研究中取得新进展。合作团队报道了氮掺杂碳载体稳定的Ru单原子催化剂,能够实现临氢条件下丙烷高效脱氢制丙烯,可媲美商业化PtSn/Al2O3催化剂。研究发现,Ru单原子中心内壳层和外壳层氮物种对催化剂的高稳定性...

众所周知,金属在处于体态或团簇状态下会因尺寸效应而展现出不同的物理性质,进而有着不同的应用。对于3d金属如Fe、Co及Ni来说,小尺寸团簇使得能带变窄、电子局域增强,磁性会较体态显著增强。而对于4d金属如Ru等来说,其团簇倾向处于非結晶学的对称(non-crystallographic symmetry)状态,可表现出体态金属不具有的铁磁性状态。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金属团簇的这种对称性及配位环境...

众所周知,金属在处于体态或团簇状态下因尺寸效应而展现出不同的物理性质,进而具有不同的应用。对于3d金属如Fe、Co和Ni来说,小尺寸团簇使得能带变窄、电子局域增强、磁性会较体态显著增强。而对于4d金属如Ru等来说,其团簇倾向处于非結晶学的对称(non-crystallographic symmetry)状态,可表现出体态金属不具有的铁磁性状态。长期以来,研究普遍认为金属团簇的这种对称性及配位环境的...

2022年1月3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与新材料研究中心研究员张涛、王晓东、王爱琴、林坚团队,与福州大学教授林森等合作,在单原子催化转化丙烷脱氢制丙烯的研究中取得新进展。该团队报道了氮掺杂碳载体稳定的Ru单原子催化剂,能够实现临氢条件下丙烷高效脱氢制丙烯,可媲美商业化PtSn/Al2O3催化剂。研究发现,Ru单原子中心内壳层和外壳层氮物种对催化剂的高稳定性和高选择性起到重要...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实现单原子Ru催化醛/酮还原胺化制备伯胺(图)
单原子Ru 催化醛/酮 还原 胺化
2021/7/28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与新材料研究室王爱琴研究员和张涛院士团队,发展了一种Ru单原子催化剂用于生物质基醛/酮的还原胺化反应,在不改变单原子分散的前提下,通过精细调控Ru单原子的配位环境,实现了催化剂的高活性、高选择性和高稳定性,并建立了单原子配位环境、电子结构和还原胺化催化性能之间的关系。

近年来,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纳米物理与器件重点实验室高鸿钧院士带领研究团队在石墨烯及类石墨烯二维原子晶体材料的制备、物性调控及应用等方面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和探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在早期的研究工作中,他们发现在过渡金属表面外延生长的石墨烯具有大面积、高质量、连续、层数可控等优点 [Chin. Phys. 16, 3151 (2007); Adv. Mater. 2...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在富含氧空位的Ru/CeO2敏感材料的构筑及增强电分析行为研究方面取得进展(图)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富含氧空位 Ru/CeO2 敏感材料 电分析行为
2020/7/14
近期,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固体所环境材料与污染控制研究部博士后杨猛等人在前期晶面/晶相效应的电化学分析研究基础之上,通过在CeO2表面引入丰富的氧空位及负载Ru纳米粒子,极大提升了其对重金属的电化学响应,并揭示了其增强电分析行为的敏感机理。相关研究成果以“Ruthenium-loaded cerium dioxide nanocomposites with rich oxygen vacancies ...

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谭勇文教授团队发表三维纳米多孔金属Cu-Ru合金电催化制氢最新进展(图)
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谭勇文 教授 三维纳米多孔金属 Cu-Ru 合金电催化制氢 最新进展
2019/12/23
近日,我院谭勇文教授团队在国际知名材料能源期刊《ACS Energy Letters》(IF:16.331)发表题为“Identifying Electrocatalytic Sites of the Nanoporous Copper–Ruthenium Alloy for Hydrogen Evolution Reaction in Alkaline Electrolyte”的研究论文。硕士研...
联吡啶RuⅡ/Ⅲ配合物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质的理论研究
金属RuⅡ/Ⅲ配合物 氧化还原 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质 密度泛函理论
2019/1/14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对联吡啶RuⅡ/Ⅲ配合物的几何结构、氧化还原性质、UV-Vis光谱及二阶非线性光学(NLO)性质进行计算.研究结果表明,醌基的引入能够有效增大第一超极化率(βtot)值,但醌基在氮苯基上位置的改变对βtot值影响不大.分子轨道和自旋密度分布分析结果表明,金属RuⅡ和副配体均能成为氧化中心,并且氧化中心位置不同
Ru修饰前后Pd(111)面的性质及对糠醛吸附的比较研究
密度泛函理论 糠醛 Pd(111)面 Ru-Pd(111)面 吸附
2019/1/23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Pd(111)面和Ru-Pd(111)面的性质及对糠醛的吸附.原子尺寸因素、相对键长、形成能及d带中心等计算结果表明,Ru-Pd(111)面比Pd(111)面稳定且活性强,Ru的修饰优化了Pd(111)面的几何构型.糠醛在Pd(111)面及Ru-Pd(111)面的初始吸附位分别为P(top-bridge)位及P(Pd-fcc-Ru-fcc)位时,吸附能最大,吸附构型最稳定.由...
Stark Effect Spectra of Ru(Diimine)32+ Complexes
ANTIDEPRESSANTS MONOAMINE OXIDASE INHIBITORS TYRAMINE
2016/5/20
The metal-to-ligand charge-transfer (MLCT) states of Ru- (diimine)32+and related complexes have been the subject of intense interest over the past 20 years in an effort to understand and potentially t...
以不同官能化碳纳米管(原始MCN、氨基化AMCN和石墨化GMCN等)作为载体,通过浸渍法制备了Ru/CNTs催化剂,并应用于山梨醇氢解制1,2-丙二醇和乙二醇反应中。利用XRD、HRTEM、XPS和ICP-AES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官能团性质、碱助剂等因素对山梨醇氢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Ru/MCN或Ru/GMCN相比较,Ru/AMCN催化剂对山梨醇氢解有更高的活性,在2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