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学术机构”相关记录60190条 . 查询时间(1.684 秒)
山西大学自1902年建校以来,一直重视学生绘画教学与艺术修养,在初期的中斋、西斋均开设图画课程,时任教授有著名书画家柯璜、叶殿荣、陈昌儁、常赞春、常旭春、郭象升、杨兰阶、田润霖等。五十年代由姚奠中、阎丽川、杨秀珍等成立艺术系筹备组;1962年山西艺术学院(前身为1951年成立的山西艺术学校)美术、音乐专业并入山西大学,正式成立山西大学艺术系;1990年分设美术系;1996年成立美术学院。学院近六十...

河北省激光研究所有限公司(图)
河北省 激光研究所 有限公司
2025/4/18
河北省激光研究所有限公司隶属于河北省科学院,成立于1978年,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是集科研和生产一体化的实体,致力于激光测控技术、化学气相沉积金刚石膜技术、无损检测技术等的研究,为机械制造、航空航天、玻璃、医疗、电力等行业提供共用技术支持,开展新产品研制。
河北省科学院作为省政府直属部门和全省综合性科研机构,主要承担所属单位的人事、编制、财务预决算、国有资产和知识产权的管理工作;组织协调有关单位开展应用基础、战略高新技术、重点公益性科学研究;组织所属单位建设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服务市、县创新体系建设,开展基层科研课题征集;参与全省科技发展规划、计划的制定;承办省自然科学研究系列职称评审工作;组织开展国际、省际间科技交流与合作;为省委、省政府...
宝鸡文理学院地理与环境学院始建于1985年5月,前身为宝鸡师范学院地理系,于2012年9月更名为宝鸡文理学院地理与环境学院。学院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宗旨,秉承“感知天地、博采众长、慎思笃行、融合创新”的院风,继往开来,奋力开拓,逐步发展成为在地理学、环境科学、测绘与给排水工程等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学院。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核心期刊 地球科学 环境学
2025/4/18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是国家教育部主管、长安大学主办的地学综合性学术刊物(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ISSN 1672-6561,CN 61-1423/P),创刊于1979 年。她前身为1979年创刊的《西安地质学院学报》,1998年更名为《西安工程学院学报》,2003年又变更为《长安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并于2004年变更为现名。本刊主要报道地学领域创新性研究成果,反映国内外地学的前沿和进展信...









中国经济林协会牡丹产业分会(图)
中国 经济林协会 牡丹产业分会
2025/4/17
中国经济林协会牡丹产业分会(Peony Industry Branch Of China Cash Forest Association)成立于2018年5月18日,是由有志于发展中国牡丹产业的相关单位和个人自愿结成的行业性、非营利的社会组织。
山东省粮食精深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山东省 粮食精深加工 工程技术 研究中心
2025/4/16
山东省粮食精深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于2006年经山东省科技厅批准建立,是集粮食加工共性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重大科技成果工程化与产业化推广、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技术交流与合作、人员培训和信息咨询为一体的综合性研究与开发机构。中心的主要任务是推广转化现有的先进实用技术、促进粮油加工业的技术改造、开发主食工业化新技术、粮油健康食品的生产技术、粮油加工副产品的增值转化技术和淀粉深度加工转化技术。中心以提高省...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石油学院
中国石油大学 克拉玛依 石油学院
2025/4/15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石油学院依托北京校本部地球科学学院、石油工程学院、地球物理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的雄厚基础组建而成。学院发挥地处新疆和服务“一带一路”的区域优势,拥有两个国家级科研平台:”油气资源与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克拉玛依分室、非常规油气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西北研究中心)。石油学院现有5个一级学科: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地球物理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
《时间频率学报》是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主办的学术、技术应用类刊物,由中国科学院主管。该刊原名为《陕西天文台台刊》,创办于1978年,后经主管部门批准,自2003年起由原名《陕西天文台台刊》更名为《时间频率学报》。









《地球科学》(ISSN 1000-2383;CN42-1874/P,原刊名《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创刊于1957年,是由教育部主管、中国地质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地学学术理论期刊,月刊,2016年更名为《地球科学》,以反映地球科学领域最新的、高水平的基础地质、应用地质、资源与环境地质及地学工程技术研究成果为主要任务,以促进国内外地学学术交流,繁荣我国地质教育、地质科技与地质找矿事业,为我国社...









艺术学院成立于2008年,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艺术与科学技术相融、专业与市场行业对接、创新与创作创业并举”的办学理念。开办动画、数字媒体艺术、数字媒体艺术(中外合作)、艺术与科技、环境设计、美术学(师范)6个本科专业。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极大地推动了大气科学与信息科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发展。2016年,江苏省大气海洋光电探测重点实验室依托我校立项,并在2020年的考核验收中获得“优秀”评价。依托江苏省大气海洋光电探测重点实验室以及一流学科大气科学高水平学科平台,2024年4月经江苏省教育厅遴选为 “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之一,并更名为“大气光电探测与信息融合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建...








研究中心旨在立足江苏,以人工智能(算)赋能为基础,形成光信息传输与融合(通)—光学遥感(感)—大气光电探测(探)的“通感探算”体系,建设成为气象与光电融合发展的创新高地。依托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重点支持高校,大气科学学科在教育部一级学科评估中蝉联全国第一、获评A+等级,获批全国首个“气象技术与工程”本科气象工科专业。学校目前建有“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源于1960年建校时设立的气象系物理教研组,历经基础课部、基础科学系、电子信息与应用物理系、物理学系、数理学院等发展历程,2011年11月成立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至今。学院现设有应用物理系、光电工程系、公共物理教学部以及光电研究院、物理与光电信息技术实验中心、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共享)、大气光电探测与信息融合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气象光子学与光电探测国...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自动化学院科普教育基地依托本校大气科学、信息科学等特色学科群和“江苏省优势学科平台”等优质资源建立,分别于2015年和2020年两次获批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基地拥有 “江苏省大数据分析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气象能源利用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大气环境与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智能气象探测机器人工程研究中心”、 中央与地方共建科研平台、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多个教...